尽管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快乐老友记》第二季的收视依然高涨。与该节目同样粘住观众的,还有近年来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种地吧》《我爱我很棒》等综艺。
细观发现,这类节目从嘉宾构成上看属于群像类综艺,同时又有着治愈色彩的审美效果,因此笔者称之为“治愈系群像综艺”。
治愈系群像综艺为何能够持续获得观众的喜爱?解析它与时代、观众的心理共鸣,挖掘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实属必要。
1+1>2的群像叙事魅力
一人则为人,三人即为众。群像类综艺的嘉宾参与人数少为三人,多则十几人不等,围绕同一个主题展现一群人物的形象特征。群像叙事的最大魅力在于既能彰显每一位独立个体的自由表达意志,又可通过嘉宾之间的交流碰撞催生出新的火花,让受众基于同一幅画面获得对不
同人物行为举止和思想精神的解码体验,以高内容饱和度绽放节目多个维度的精彩。
从《欢迎来到蘑菇屋》到《快乐再出发》再到《快乐老友记》,节目嘉宾配置始终延续了“0713男团”的六位哥哥。每当他们合体出现时,观众都亲切地称之为“再就业男团”,从中既反映了他们自2007年一夜成名之后沉寂多年的辛酸事实,又蕴藏着对未来音乐事业不抛弃不放弃的美好希冀。
六位哥哥既不卖惨过去,也不对当下的翻红飘飘然,认真生活,真诚待人,呈现出一种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一切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此外,他们之间超过17年惺惺相惜的珍贵友情和对音乐的共同热爱,营造出现实世界的乌托邦,以快乐和感动的氛围将节目推向收视热潮。
《种地吧》因为嘉宾“换血”而引发粉丝脱粉,其实同样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群像叙事的魅力。
该节目播出两季以来,十位少年化身为用青春汗水浇灌土地的“新农人”,用实实在在的付出和真真切切的信念,让网友相信土地的力量并关注到粮食安全问题,既拔高了节目立意,又成功“推出“十个勤天”的品牌形象。
而这个品牌IP成功的关键,正是背后的十位少年。少年之间的关系经过两季节目的磨合相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中逐渐升温,日渐融洽。又因同为素人的起点,少年们在节目中的表现不是过场式的完成一次综艺通告,而是彼此相识于微处、为着同一片土地目标全力以赴,人格魅力日益凸显,彼此之间的情感缔结愈加真切,在真实、真诚与真情的相处过程中引发团魂,既让受众认识到十位少年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又强烈感受到他们之间充满着热血高燃的正能量叙事情感。
另外,嘉宾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还能生成人物关系建构的多重叙事线。例如“再就业男团”中,大哥陈楚生与小弟王栎鑫被网友合称为“公子于鑫”,形成一条“肝胆兄弟荣辱与共”的叙事线索。这是源于两人出道以来,总是彼此坚定选择而给受众留下的深刻印象。陆虎与张远因为相同的脑回路和不经意间的搞笑行为,被戏称为降智兄弟”,承包受众笑点。而“十个勤天”甚至诞生出“爱在熙元前”“不蒋李”“沅敦敦”等四五对CP组合。
这些昵称既是受众喜爱节目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群像叙事赋予受众在原始编码传播过程中的自主解码权利,在留有余地的文本空间内利用对不同人物关系的再创作进行了一场开放式书写。受众以亲身参与式的移情、想象和联想获得巨大愉悦,也让节目在本体内容之外延展出更多颇具趣味性、讨论度的衍生内容。
期待真实的“失控”和“意外”
没有人能够拒绝故事的吸引。
好莱坞编剧罗伯特·麦基曾这样定义故事:“一系列由冲突驱动的动态递进的事件,给人物的生活引起了意义重大的改变”。真人秀作为讲故事的媒介载体,更加依赖冲突与矛盾。如今随着大众审美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受众对于冲突发生的合理性与真实度更加敏锐,期待由真实的失控和意外所带来的戏剧张力,而非刻意为之的表演。
聚焦中年女性精神世界的《我爱我很棒》的热播就与“失控”密切相关,嘉宾余秀华与完颜慧德之间的“敌蜜访谈录”令诸多网友表示“根本看不够”,其精彩的关键就在于当两位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截然相反的人面对旅行过程中发生的同一件事时,必然会产生摩擦,此时便会激发真正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充实节目的戏剧张力。
余秀华生来脑瘫,19岁被强制嫁人,39岁离婚后开始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却屡遭网友质疑。完颜慧德同样生长于农村,凭借知识的力量获得北大自考文凭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却以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和鸡汤风格的开导劝诫被网友消遣和解构。
看似同样苦难的两人却生长出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面对网友的不理解甚至言语攻击,余秀华选择正面出击,无惧包袱,以诗歌为利刃直击人心,而完颜慧德则依靠躲避、忍耐和内耗。节目中,余秀华惊讶于完颜慧德从不喝酒,完颜慧德却担心余秀华太过放肆。一个是跷着二郎腿大口喝酒的人,一个如同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当“放浪形骸的先锋诗人”撞见“循规蹈矩的旧时代淑女”,两人针尖对麦芒,毫不留情地表达对彼此的不解和质疑,进行“保守”和“前卫”的思想交锋,以一种平等的人格对话展现不同的鲜活人生,在一次次“失控”中带领受众完成从“审丑”到“审美”的精神洗礼。
放眼各大治愈系群像综艺,我们会发现“名场面”的诞生其实都源自于节目的“失控”瞬间。例如《快乐老友记》第一季第三期,陈楚生在老友们的催促之下即兴怒音演唱“是谁在催我,谁听了不火”,成就了具有摇滚范儿的《催厕之歌》。《五十公里桃花坞》第四季因为仁科的加入诞生了许多出其不意,最大的当属他提议的“修铁路”。这个听起来荒诞却在嘉宾集体努力之下被付诸实践的基建项目,最终成为本季节目的理想坐标。当粉红色的小火车真正行驶起来时,理想照进现实,轨道变为旷野,开创式实现节目“建设桃花坞”的初衷,将浪漫推向极致。
屏幕内外的彼此观照
“自己”是看不见的,只有与他人进行碰撞并且反弹回来,才能被重新审视。治愈系群像综艺里的嘉宾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屏幕前的受众,以一个个具体的可感的人物形象照见真实的自我。
集结了十多位个性迥异的嘉宾的《五十公里桃花坞》总能让受众从中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有人神经大条却不失真诚,恰如孟子义的钝感力;有人总是陷入内耗,渴望身边能有一个像徐志胜、李雪琴、沈月这样将情绪价值拉满的知心好友。受众在审美过程中的理解与逻辑思维不同,它以想象为枢纽,同时叠加自我的补偿功能和移情功能。因此就算自己害羞内敛,也能欣赏到仁科的潇洒不羁、王传君的纯粹直接。这场大型社交实验,嘉宾们从初次的不熟、尴尬到最后离别时的不舍、难过,这种转变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与理解,而这正是我们每个人在真实生活中所期待遇见的。
《我爱我很棒》对现实议题的深刻探讨,让网友们得以剥开四位“女网红”争议外壳之下的性格底色和人生态度,看见余秀华说出“爱是一种能力,而非本能”见解背后的坚韧与细腻、完颜慧德的矛盾与坚持、自驾阿姨苏敏的清醒与独立以及抗癌妈妈邓静的豁达与正能量。她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完成了一场挑战自己、接受自己的自我悦纳旅程,也给广大受众带来勇气和力量。正如一网友所说:“四个阿姨,每一个都有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如果说《乘风破浪的姐姐》让我不再恐惧30岁,那这四位嬢嬢让我不再畏惧50岁。”即使年过半百,即便命运多舛,也要好好爱自己,继续爱这个世界。
治愈系群像综艺通过描述节目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矛盾揭示屏幕外人们生活中的琐碎情绪日常,让受众得以近距离地认识嘉宾,了解嘉宾,徜徉在有所触动的情感世界里,看人间百态,品各色人生,从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作者: 余俊雯
文:余俊雯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 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2025B115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